为人处世古训【164句精选】
为人处世古训
1、世情冷暖,吾人忍性之地也。
2、有才而性缓,定属大才。
3、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度,临喜临怒看涵养,群行群止看识见。
4、轻当矫之以重,浮当矫之以实。
5、戒豪饮,豪饮伤神;戒贪色,贪色灭神;
6、惩忿如救火,窒欲如防水。
7、人之心术,多欲则险,寡欲则平。
8、戒厚味,厚味昏神;戒饱食,饱食闷神;
9、意气忿怒处,要降得下。
10、交浅勿言深,沉默是金,出自《后汉书·崔骃传》。是说和没有深交的人不要深入谈话,沉默才是金。交情浅不要多说,因为不了解情况,和他不熟,多说多错。
11、自古以来,儒家学派中仁、义、礼、信、智的做人之道,被中国人奉为圣明,因此许多脍炙人口的、有关做人之道的好故事才会千百年来代代相传
12、悠久的历史文明,留下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诸子百家的思想,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子孙。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在这种"润物细无声"式的渗透之下,形成了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做人做事的特点。
13、一、自信:多自省,多检讨,多提高,让自己不断进步成长,提升修养和本领,以求达成自信。
14、放言当矫之以缄默,好动当矫之以镇静。
15、以虚养心,以德养身,以仁养天下万物,以道养天下万世。
16、亡羊补牢,为时已晚,化用自“亡羊补牢,未为迟也”,意思是:羊丢了后再去修补羊圈已经来不及了
17、"义"是需要决断的。瞬间的取舍,是判断一个人道德高尚或道德沦丧的分水岭。
18、好人常直道,不顺世间逆。——孟郊《孟东野诗集·择友》
19、就性情上理会,则曰涵养;
20、古人说:打狗还得看主人;可古人又说:杀鸡给猴看!
21、意粗性躁,一事无成。
22、天地间真滋味,惟静者能尝得出;
23、古人说:兔子不吃窝边草;可古人又说:近水楼台先得月!
24、有一天,孔子最得意的门生颜回问孔子何为仁德,孔子说:"约束自己,使言论行动都合乎礼仪就是仁。一旦坚持做下去,天下的人都会推崇你为仁人。实践仁德,全凭自己,还凭别人吗,"颜回道:"请问行动的纲领。"孔子答:"不合礼制的事不看,不合礼制的话不听,不合礼制的话不说,不合礼制的事不做。"颜回说:"我颜回虽然迟钝,但一定要把您刚才讲过的话当成座右铭。"(先秦《论语•颜回》)关于仁德,孔子还对另一个名叫子张的弟子说过这样的话:"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子张问他哪五者,孔子说;"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先秦《论语•阳货》)
25、儒家思想对为人处事的“五字”启示
26、从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信是做人的基础。在中国,一个不讲信誉的人,想做成什么大事几乎是不可能的。
27、修心是王阳明提出的。
28、前些时侯,一部反映晋商文化的电视连续剧在央视火爆上映,剧中主人公乔致庸以诚经商、取信于民的做法和"汇通天下"的壮举令人感动。其实,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剧中的大部分内容,写的就是当时山西祁县富商、乔家的第三代大东家乔致庸。对于自己的经商之道,他曾经说过:"一是守信,二是讲义,三才是取利。"乔致庸诚信守义的故事很多,单讲清末年间,他家的复盛油坊从包头弄来一大批胡麻油,准备在山西做一笔好生意,谁知经手伙计心生邪念,竟在油中掺假以牟取暴利。这件事被掌柜发觉后,不但下令立即停止销售胡麻油,还将已经售出的胡麻油全部收回,为顾客调换正宗的好油。如此一来,
29、孔子十分强调做人要仁,并且严格区分"义"和"利"。他认为,人之所以为人,就是要行义而不谋利,即"推己及人"。在中国,这种仁者爱人的思想一直传承到现在。人们普遍认定仁是做人的基础,也就是一个人的本质,一个人的所有的德性。仁与不仁,是衡量一个人品德修养优劣的象征。
30、书到用时方恨少——百无一用是书生
为人处世古训
31、天地间天机括,惟静者能看得透。
32、怒是猛虎,欲是深渊。
33、"智",显而易见,说的是人的智慧。智慧是做人的主导,一个没有智慧的人,一辈子休想有所建树。人并非单凭想象就能做成大事,做事里面有很多学问,其中最重要的一条莫过于充分利用你的智慧。智慧不是天生的,必须不断地学习,获取知识的养料,才能成为有智慧的人。孔子曾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知者也。"古代哲人荀子也说:"学不可以已。"人如果停止学习,必然迟钝。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古训,更体现出学习的重要性。
34、谦退是保身第一法,安详是处事第一法。
35、其实大可不必之乎者也的大发圣人之语,也不用上纲上线的狂挖思想根源,孔子及诸先贤的为人处世之道也应与时俱进、务实当下,朴朴实实,大道至简,万物通理,个人总结分享心得“三信”如下:
36、戒久睡,久睡倦神;戒久读。久读枯神。
37、欲如水,不遏则滔天。
38、胸怀牵缠处,要割得下。
39、学习并非一朝一夕的事,必须从娃娃抓起。
40、道不同,不相为谋。
41、一动于欲,欲迷则昏;
42、为什么中国人会如此看重学习,因为自古以来儒学灌输的就是人必须从学习中获取知识,人有了知识才能有智慧,而智慧是做人能否成功的根本。
43、虚其心,受天下之善。
44、世俗烦恼处,要耐得下。
45、世事颠倒,吾人修行之资也。
46、怠惰当矫之以精勤,刚暴当矫之以温柔。
47、有智慧者,才情决然不露。
48、《论语·乡党》篇中,详细记载了孔子遵照周礼的为人处事行为规范,其繁琐与做作,足以让人作呕:
49、心如规矩,志如尺衡,平静如水,正直如绳。——严遵
50、省除烦恼,何等心性安和。
51、拔了毛的凤凰不如鸡,俗语,比喻一个身份高贵和地位显赫的人,如果蒙难,那他的身份和地位便会远远低于普通人。
52、大其心,容天下之物。
53、摘要:在我们这个物欲横流的现实生活中,到处都充满了诱惑,人们各自为了自己的欲望而奔波着,有时难免迷失了前进的正确的方向,儒家思想便是我们前行中的一盏航行灯~今天物质是繁荣了,但是心灵的生态未必随之改变,变得欣欣向荣。也不意味着今天那种仇恨、那种报复、种种的甚至高科技的犯罪就停止了,有点时候会越演越烈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怎么样避免心灵资源的浪费呢,就是我们面对一件事情迅速的做出判断,选择自己最有价值的方式。其实这一切都无不外呼“仁、义、礼、信、智”五字~
54、怠惰时一检点,放肆时一检点。
55、穷不失义,达不离道。——孔丘《论语》
56、平其心,论天下之事。
57、"礼"是做人的文表。
58、“心即理也,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按照《传习录》的记载,王阳明提出的“心即理”说是正德7年(1512年),是距王阳明龙场悟道约两年的时间,也就是在“知行合一”说提出之后两年开始正式提出“心即理”学说的。
59、"义"指的是做人的气节。义是一种绝对的道德观,也就是指道义以及符合道义的行为。"义"是中国人自古以来所崇尚的一种精神。"义"的界限在于取不取不义之财;"义"的气节在于能不能主持公正;"义"的境界在于敢不敢为正义献身。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先秦《论语•述而》)孔子的意思是说,吃粗食,喝凉水,睡觉时弯着胳膊作枕头,也有不少乐趣。干不正当的事而得到的富和贵,对我来说就像是天上的浮云。孔圣人对义的界限可谓分明。
60、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易经》
为人处世古训
61、世事纷扰处,要闲得下。
6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顺其自然,随遇而安。
63、古人说:宰相肚里能撑船;可古人又说:有仇不报非君子!
64、宜静默,宜从容,宜谨严,直俭约,四者,切己良箴;
65、心平气和,千祥骈集。
66、傲当矫之以谦,肆当矫之以谨。
67、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出自宋·苏洵《衡论·远虑》,意思是知道的就说,要说就毫无保留。
68、"仁"是做人的基础,人做得好与不好,首先要看他是否有"仁"。
69、“忍一忍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这是中国相传最多也最久的一句与人为善、和平相处、处事平和的古训,是一句最经典的教人明哲保身、做事留有余地的古训,这也是中国德化教育的一部分,这也是一个人文化素质的体现,这也是一个人品德涵养的体现。
70、《修心古训》
71、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孟子,3岁丧父,他的母亲仉氏为了把孟子培养成有作为的人,连住处的选择都十分"挑剔",生怕对儿子的成长造成不利的影响。以前,孟家紧挨墓地而居,孟子隔三差五就与孩子们钻到墓地里,做一些模仿堆坟、送葬之类的游戏,孟母看在眼里,忧在心里,便把家迁居到一个闹市附近,谁知,没过多久,孟子就活灵活现地模仿起商贩叫卖来。孟母意识到自己这一次迁家迁得不是地方,于是她再次迁居,把家搬到了一个学校的附近。这以后,孟子模仿的再也不是"送葬"、"叫卖"等没有品味的游戏,而是正儿八经地模仿起学校里传授的礼仪课程。孟母欣慰地笑了,心里的石头落了地,从此定居下来。"孟母三迁"的故事成为脍炙人口的千古美谈。
72、人之心境,多欲则忙,寡欲则闲。
73、就气质上销镕,则曰克治。
74、《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是儒家最重要的经书,这四部书被称为"四书"。在儒家的"四书"中,诠释了许多做人的道理,即仁、义、礼、信、智。仁是做人的基础;义是做人的气节;礼是做人的文表;信是做人的支柱;智是做人的主导。
75、心一模糊,万事不可收拾。
76、不与人争辩是大智慧,因为每个人都是环境的产物,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想法,强行改变别人我们就是神经病,成年人是改变不了的,只能改变自己,什么样的人就用什么样的方式相处。
77、井蛙不可言海!
78、夏虫不可语冰!
79、忽必烈劝降文天祥失败,便下令杀害文天祥。文天祥死后,人们发现了他写的遗书,书中"赞词"说:"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80、"信"是中国人做人的一个重要支柱。孔子曰:"言必信,信必果。"一个人言而有信,就能够得到人们的信任,信誉度高了,才能做好自己想做的事情。反之,言而无信,出尔反尔,哄过一时一事,下次就没人买你的账,事情也就做到头了。道理谁都懂,却不一定都做得到,一个诚实守信的人,能给人以信任的基础,做起事情来就方便得多,有时甚至是棘手的事,或者眼看就要陷入困境的事,说不定也能"柳暗花明又一村"。
81、涵容是待人第一法,恬淡是养心第一法。
82、潜其心,观天下之理。
83、只是心不怠忽,便无逸志。
84、戒多忧,多忧郁神;戒多思,多思挠神;
85、一任乎气,气偏则戾。
86、忌多欲,忌妄动,忌坐驰,忌旁骛,四者,切己大病。
87、兔子不吃窝边草,近水楼台先得月
88、有智而气和,斯为大智。
89、在今天,许许多多的家长为了自己的孩子长大后能够出人头地,不惜重金、不辞劳苦地把孩子送到这样那样的学校里学习,或请人"开小灶",期盼孩子能够有朝一日金榜题名、光宗耀祖,这或多或少都是受了传统思想的影响。
90、亡羊补牢,未为迟也——亡羊补牢,为时已晚
为人处世古训
91、奢当矫之以俭,忍当矫之以慈。
92、无欲之谓圣,寡欲之谓贤,多欲之谓凡,徇欲之谓狂。
93、古人云:礼多人不怪。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中国人的礼多到了让西方人瞠目结舌的地步。传统中国的大"礼"蕴含在"仁"中,其中最重要的是祭(祭神)祀(祀祖先),如葬仪、祭礼等。在古代,这些仪礼十分普遍,其中不乏迷信和神秘色彩,后经儒家的重新诠释,使之成为诗意的了。这在儒家经典《荀子》、《礼记》和《仪礼》中都可以看到。这些经典之作对祭祀做出了新的解释,赋予了它们新的意
94、一念决裂,是错到底。
95、就念虑上提撕,则曰省察。
96、喜来时一检点,怒来时一检点。
97、古之学者,在心地上做功夫,故发之容貌,则为盛德之符;
98、静能制动,沈能制浮,宽能制褊,缓能制急。
99、涵养冲虚,便是身世学问。
100、为人善良和正直才是最光荣。——卢梭
101、这段古训出自唐代施肩吾《西山群仙会真记》。大意是心胸宽广,便会包容天下事物;拥有虚心严谨的态度,便会接受天下的真知美德;心态平和,才能谈论天下的优劣得失;潜心钻研,才能探讨天下的学说事理;坚定信念,才能应对天下的风云变幻。这段话令人感概古人处世的恢宏气度。
102、一念疏忽,是错起头。
103、孔子的儒家思想教导我们,为人处世应该说一套做一套(嘴上说要仁政,实际去砸民工的锅)、当面不说背后骂人(樊迟、宰予都是受害者);对领导像孙子,对下级像爷爷(乡党篇里写的多了)。
104、世路风霜,吾人炼心之境也。
105、今之学者,在容貌上做功夫,故反之于心,则为实德之病。
106、宁与同好争高低,不与傻瓜论短长。
107、古人刻苦学习的范例数不胜数,人人都知道的古人因刻苦学习而"头悬梁,锥刺股"、"凿壁偷光"等故事,就足以说明一切了。知识升华为智慧,有一个学习的积累过程。"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说的就是文化知识对人的影响。若要把人做好,就必须做到老,学到老。正如汉人刘向在他所著的《说苑•建本》中说的那样:"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108、有事斩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
109、儒家思想早就存在,并非孔子专利。但孔子、董仲舒、朱熹、王阳明……都有自己的蠕家思想。
110、百无一用是书生,出自黄景仁的《杂感》,意思是:世上有千种职业,唯一没有用处的就是书生。读书人虽有满腹学问,可惜有志难伸,空有一番豪情,却完全没处发挥。
111、戒妄动,妄动乱神;戒多言,多言伤神;
112、亡羊补牢,未为迟也,出自《战国策·楚策四》,意思是:发现问题及时采取善后措施,以免酿成大错。
113、自家有好处,要掩藏几分,这是涵育以养深,
114、心一执着,万事不得自然。
115、处逆境心,须用开拓法;
116、有作用者,器宇定是不凡。
117、小人之心不胜其大,而志意拘守一隅。
118、正直为吾人最良之品性,且为处世之最良法,与人交接,一以正直为本旨。正直二字,实为信用之基。——管绿荫
119、古人说: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可古人又说: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
120、义,使它们成为一种诗歌和礼乐。在荀子所著的《乐论》中,有一段这样的话:"人不能不乐,乐则不能无形。形而不为道,则不能无乱。先王恶其乱也,故制《雅》《颂》之声以道之,使其声足以乐而不流,使其文足以辨而不诅,使其曲直、繁省、廉肉、节奏,足以感动人之善心,使夫邪污之气无由得接焉,是先王立乐之方也。"可见,荀子认为音乐是一种道德教育的工具,这种观点形成了儒家的一般看法:仪礼即是诗意的表现。
为人处世古训
121、宁为直伐,不为曲全。——王廷陈
122、宰相肚里能撑船,出自王安石典故,形容一个人宽宏大量,大人有大量的意思。倡导为人处世要豁达大度,待人处事要仁慈。
123、出自《论语》,意思是:主张不同,不用互相商议.现在说这话,通常也有不屑与人争辩之意.
124、只要你不事生产、鄙视劳动,刻苦钻研坑蒙拐骗技术,坚持跑官要官,用一切为领导服务为宗旨,多传销几个学生,学生再大力发展下线,以后你就可以成圣人了。
125、别人不好处,要掩藏几分,这是浑厚以养天。
126、敬守此心,则心定。敛抑其气,则气平。
127、粗率当矫之以细密,躁急当矫之以和缓。
128、处顺境心。要用收敛法。
129、气忌盛,心忌满,才忌露。
130、君子之心不胜其小,而气量涵盖一世;
131、王阳明的另一本著作是《知行合一》,这是王阳明心学的核心,记载了很多故事,从官场故事,或者是民间有趣但又值得人深省的故事中,我们学到为人处世的智慧
132、有仇不报非君子,君子面对仇人或仇恨必然奋起反抗,才称得上君子。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甚至打了左脸还送上右脸去给人打,是君子能忍的度。
133、古人说:男子汉大丈夫,宁死不屈;可古人又说:男子汉大丈夫,能屈能伸!
134、一句谎言会毁掉一个正直的人的全部名誉。——格拉西安
135、定其心,应天下之变。
136、百尺无寸枝,一生自孤直。——宋之问《题老松枝》
137、从表面看乔家商号虽然吃了一些亏,但在无形中却提升了商业信誉,反使乔家的商业越发兴旺昌盛起来。
138、钱财如粪土,仁义值于金。——《增广贤文》
139、正直的人,依信心而生活。——《旧约全书》
140、有德必有勇,正直的人决不胆怯。——莎士比亚
141、三、公信:除却个人,所在群体或组织,则考虑大局意识和集体利益,推动和践行正确的价值观,维护大多数人的利益,达到权威公正的影响。
142、贪当矫之以廉,私当矫之以公。
143、只是心不放肆,便无过失;
144、惩忿如摧山,窒欲如填壑。
145、自处超然,处人蔼然,无事澄然。
146、人之心胸,多欲则窄,寡欲则宽。
147、忿如火,不遏则燎原。
148、孟子说:"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先秦《孟子•离娄下》)孟子的话,又对孔子关于仁的观点作了补充。
149、褊当矫之以宽,执当矫之以圆。
150、心一疏忽,万事不入耳目。
为人处世古训
151、二、他信: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做人处事舍己为人,以德报德,以直报怨,成就别人,圆满自己,获取他人信任的处世之道。
152、名誉自屈辱中彰,德量自隐忍中大。
153、宰相肚里能撑船——有仇不报非君子
154、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拔了毛的凤凰不如鸡
155、修心古训大其心,容天下之物.虚其心,受天下之善.平其心,论天下之事.潜其心,观天下之理.定其心,应天下之变.自家有好处,要掩藏几分,这是涵育以养
156、传统中国还有许多必须遵循的礼节,如君臣之礼、夫妻之礼、父子之礼、长幼之礼、待人接物之礼„„等等。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孔子的意思是说:后生小子,在父母面前要尽孝,出门在外要尊敬兄长,平时少说多干,真诚守信,对人有爱心,与有仁德的人交朋友。如果还有多余的力量,就去学文化。"孔子的话,把做人的仁礼之道深入浅出地说了出来。
157、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交浅勿言深,沉默是金
158、人之心气,多欲则馁,寡欲则刚。
159、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出自《红楼梦》第六回刘姥姥一进荣国府。即使是饿死的骆驼体积也比马的大。引申意为在一方面有特别特长的人,即使在这方面突然到了穷困的地步,也比一些在这方面刚出炉的人强。
160、书到用时方恨少,出自《增广贤文》之勤奋篇,真正用到知识的时候才后悔自己学的知识太少了。启示我们平时应当勤学好问,等到真正用到知识的时候,才不会手忙脚乱地去翻书。
161、境地浓艳处,要淡得下。
162、由此看来,孔子倡导的"仁"包含诸多方面,其中包括知廉耻、知善恶、自重自爱,有强烈的荣辱感,还包括为人真诚、博爱、宽厚待人等等。
163、人之心事,多欲则忧,寡欲则乐。
164、浅露当矫之以沉潜,溪刻当矫之以浑厚。
- • 为人处世古训【164句精选】
- • 厄运的拼音优选汇总74句
- • 饥不择食打一字37句
- • 关于反对战争呼吁和平的名言-推荐108句
- • 痛彻心扉简谱-推荐25句
- • 情人节情话经典短句【155句精选】
- • 风雨交加的造句二年级35句精选
- • 教师座右铭简单大气【146句文案】
- • 网络流行歌曲100首2022【好句摘抄73句】
- • 关于理想和励志的名人名言【精选103句】
- • 诚信的故事和成语-集合43句
- • 拥有奉献精神的名人名言【50句文案】
- • 关于感恩的歌曲舞蹈精选64句
- • 我在时光深处等你小说免费阅读【好句摘抄69句】
- • 奉献名言大集合喽-集锦51句
- • 师德表现个人总结200字【精选25句】
- • 团结战胜困难的名言警句118句
- • 十首中秋节的诗【好句摘抄299句】
- • 不负众望和不孚众望
- • 一筹莫展的词语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