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颢简介【优选60句】
1、程颢(1032年2月28日—1085年7月9日),男,字伯淳,号明道,世称“明道先生”。出生于武汉市黄陂区、河南府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北宋理学家、教育家,理学的奠基者,“洛学”代表人物。
2、程颐特别强调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区别,以为一阴一阳之谓道。道非阴阳也,所以阴阳者道也,离开了阴阳便没有道。
3、他明确宣称,“心”生来就具有知万物之理的“良知良能”,“心是理,理是心”。
4、朱熹说:“夫以二先生倡明道学于孔孟既没,千载不传之后,可谓盛矣。”
5、由程颢、程颐二兄弟所开辟的洛学,是宋明理学中的重要学派。
6、他认为“理”不仅总摄天地万物,而且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
7、宋代大儒,理学家、教育家
8、程颢北宋(1032年~1085年7月9日)字伯淳,人称明道先生,原籍河南洛阳,生于湖程颢画像北黄陂县。
9、学术上,程颢提出“天者理也”和“只心便是天,尽之便知性”的命题,认为“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知信皆仁也”,识得此理,便须“以诚敬存之”(同上)。倡导“传心”说。承认“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
10、理心一体,万物皆在我心中,因此人们不需要去认识了解客观世界,而只需要认识自己的心即可。
11、因此,他又认为“欲传圣人之道,扩充此心焉耳”。
12、尽管如此,二程兄弟对于“理”的体认也同中有异。
13、对此,他曾说:“吾学虽有所授受,‘天理’二字,却是自家体贴出来。”程颐也主张天理论,他说:“天下只有一个理”“万物皆是一理”。
14、第三部分(总结)
15、程颢[hào](1032年-1085年)字伯淳,学者称明道先生,世居中山,后从开封徙洛阳,北宋哲学家、教育家、诗人和北宋理学的奠基者,与程颐世称“二程”,其所亲撰有《定性书》、《识仁篇》等,后人集其言论所编的著述书籍《遗书》《文集》等,皆收入《二程全书》。其学说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后来为朱熹所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
16、第二部分(二程观点)
17、在二程那里,既然理是宇宙本原,那么,认识理、体认理的真谛也就成了他们的最高追求。
18、很显然,这种主张与程颢的主张有明显的差别。
19、萝卜暖男认为,程颢(hào)北宋(1032~1085)字伯淳,人称明道先生,原籍河南府(今河南洛阳),生于湖北黄陂县。
20、较之周敦颐、张载和邵雍,二程进一步摆脱了道教的影响而回归到儒学正宗,胡安国曾说:“孔孟之道不传久矣,自颐兄弟始发明之,而后其道可学而至也。”
21、理学大儒二程生长于北宋。
22、第三部分(二程同中有异)
23、第一部分(原因)
24、二程兄弟的基本哲学观点是一致的,他们都把“理”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或称之为“天理”“道”。
25、程颐(1033年~1107年)北宋理学家,教育家,是程颢之胞弟。兄弟二人同学于周敦颐,共创“洛学”,为理学奠定了基础。
26、程颐认为儒家哲人早已说过,如《大学》中的“格物致知”,“格物”就是穷理,“理”是人内心固有的,只是往往被外欲所诱惑,使理、心不能会而为一。这样,人欲和天理就会对立,且人欲会导致天理的丧失,为此,认识天理应“求于体”、“求于内”,应主动地“存天理,灭人欲”,以此化解个体与社会、个体欲望与社会秩序之间的矛盾,从而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感,能够真心地去履行社会公认的道德规范。
27、二程曾说:“父子君臣,常理不易。”又说:“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无所逃于天地之间。”理的原则“推之而四海皆准”,不仅不能违背,而且要顺“理”而行,自觉接受“理”的支配,依“理”行事,具体说来,便是严格遵循封建秩序。
28、两人都是北宋人。
29、程颢(1032年~1085年)北宋理学家,教育家,理学的奠基人。与弟弟程颐并称为“二程”。他们的理学学说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南宋朱熹影响很大。
30、程颢是程朱理学,心学是王阳明
31、宋代大儒,理学家、教育家,封“先贤”,奉祀孔庙东庑第38位。与程颐为同胞兄弟,世称“二程”。“二程”早年受学于理学创始人周敦颐,宋神宗赵顼时,建立起自己的理学体系。其家历代仕宦,曾祖父程希振任尚书虞部员外郎,祖父程遹曾任黄陂县令,赠开府仪同三司吏部尚书,卒于该县。父程珦年幼无力返乡,遂居于黄陂,曾任黄陂县尉,后官至太中大夫。二程就是在其父任黄陂县尉时所生,自幼深受家学熏陶,在政治思想上尤受父程珦影响,以非王安石新法著称。--来自最靠谱的大学生平台,萝卜!!!
32、二者均是中国北宋思想家,理学创立者之一。
33、程颢(1032-1085),北宋哲学家、教育家、北宋理学的奠基者。字伯淳,学者称明道先生。洛阳(今属河南)人。
34、北宋二程,朱熹理学,程浩
35、不仅如此,在人类社会中,封建制度和与之相适应的伦理纲常,也是天理的表现。
36、程颐虽然也偶谈“一人之心即天地之心”之类,但毕竟谈得不多。
37、程颢(hào)(1032年—1085年)字伯淳,学者称明道先生。世居中山,后从开封徙河南(今河南洛阳)。北宋哲学家、教育家、诗人和北宋理学的奠基者。
38、这样,天理才能存在,人欲才能有效地遏制,儒家的伦理规范才能变成现实。
39、宋明理学经过周敦颐、张载、邵雍等人的共同努力,思想体系已初步形成。
40、程颢是北宋人。程颢(hào)(1032年—1085年7月9日)字伯淳,学者称明道先生。世居中山,后从开封徙河南(今河南洛阳)。北宋哲学家、教育家、诗人,理学的奠基者,“洛学”代表人物。程颢为嘉祐年间进士,神宗朝任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反对王安石新政。在学术上,程颢提出“天者理也”和“只心便是天,尽之便知性”的命题,认为“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知信皆仁也”,识得此理,便须“以诚敬存之”(同上)。倡导“传心”说。承认“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元丰八年(1085年),宋哲宗即位,召其为宗正丞,未行而卒,享年54岁。
41、程灏与程颐生长于北宋,他们为同胞兄弟关系,程灏为兄,程颐为弟,世称“二程”,宋代大儒,理学家、教育家,封“先贤”,奉祀孔庙东庑第38位。
42、强调“我”与天地万物不可分,天地万物皆与我浑然一体,“天人本无二”,只要人们“诚敬存之”,使内心寂然无事,便可达到“仁”的境界。
43、事实也的确如此,不仅由二程开始充分论证的“理”是宋明时期儒学的最高范畴,而且这时期学术思想的体系与规模也是二程确立的,因而,其思想便理所当然地成为理学的正统与典型形态。可以说,程颢、程颐乃是宋明理学的奠基者。
44、所以,要使自己的心不为外物所迷,必须超然于物质、精神的欲望之外,只有这样,才能认识天理,保住“良知良能”。
45、洛学的形成受到了前人的启发和影响,而从根本上说,二程的思想具有相当的独创性,从而别具一格,自成体系。
46、二程兄弟把封建主义的等级制度与伦理原则,上升到了哲学本体论的高度。
47、程颢的这种主观唯心主义思想直接开启了此后的陆王心学。
48、程颢认为,理是自然而然的自然趋势,“理者,天也”;认为“器亦道,道亦器”,将道视为无始无终的万物主宰。
49、这就在某种程度上肯定了外部世界的客观性,其客观唯心主义倾向比较明显,他的思想后来由朱熹全面继承并大成。
50、在此以前,虽然也有人提出过“理”,但只是被作为事物的规律提出的,而把它当成万物本原和人类社会的最高准则,则从程颢开始。
51、因而,程颢突出宣扬“良知良能”说,认为“良知良能,皆天所由,乃出于天,不系于人”。
52、所以,我们通常所说的“程朱理学”中的“程”主要是指程颐,而非程颢。
53、二程兄弟在总结了先秦关于理和道的观念以及宋初以来的思想家关于理的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把“理”抽象为宇宙的本体,作为哲学最高范畴提出来,构造了一个以理为最高本体的唯心论体系。
54、程颐所认为的“理”,重在指客观事物之所以然,如水之所以寒,火之所以热,是自然之理。
55、程颢说:“天者,理也”,“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
56、世界上只有一个绝对的理,包括人在内的万物都是由“理”派生出来的,它们在“理”的基础上统一起来,是凌驾于万物之上、统驭万物的绝对精神实体。
57、还认为,一物须有一理,但一物之理即是万物之理,而万物之理就是一个天理。
58、至此,二程完成了理学思想体系的基本建构,成为理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人物。
59、然而,理学作为一种典型的形态正式形成,还要归功于“洛学”的兴起。
60、程颢和弟弟程颐,世称“二程”,同为北宋理学的奠基者,其学说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后来为朱熹所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其所亲撰有《定性书》《识仁篇》等,后人集其言论所编的著述书籍《遗书》《文集》等,皆收入《二程全书》。
- • 程颢简介【优选60句】
- • 妹妹生日快乐文案朋友圈【优选46句】
- • 精选阿姨生日文案简单高级【70句】
- • 8岁男小孩生日发圈的文案精选68句
- • 描写秋景古诗
- • 一周岁宝宝生日文案朋友圈九宫格-摘抄46句
- • 精选朋友圈发女朋友文案搞怪【20句】
- • 精选关于生日祝福的文案简短【58句】
- • 精选励志名言警句摘抄精选212句
- • 女儿出生报喜朋友圈文案【好句摘抄96句】
- • 对象过生日的文案-集合101句
- • 30周岁生日发朋友圈文案图片【优选87句】
- • 外国名人名言大全摘抄-通用20句
- • 给男朋友的长篇大论的心里话文案-通用72句
- • 朋友圈晒李子文案【好句摘抄22句】
- • 七夕发红包文案-集锦80句
- • 五一劳动节内容资料【精选65句】
- • 5岁小公主生日文案唯美【优选76句】
- • 保险出单朋友圈文案【好句摘抄62句】
- • 优选关于实践出真知的诗句【40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