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心学精髓60句讲解【好句摘抄53句】
王阳明心学精髓60句讲解
1、所以为圣者,在纯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故虽凡人,而肯为学,使此心纯乎天理,则亦可为圣人。
2、无善无恶心之体。句意:心本来是没有善没有恶的;
3、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
4、人常把“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当成阳明心学的三大纲领。
5、知行合一
6、这也是对自我格物的一种修炼。
7、无事心静,有事心静。
8、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9、责善朋友之道,然须忠告而善道之,悉其忠爱,致其婉曲,使彼闻之而可从,绎之而可改,有所感而无所怒,乃为善耳。
10、“凡人忿懥,着了一分意思,便怒得过当,非廓然大公之体了。故有所忿懥,便不得其正也。”
11、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12、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实。初种根时,只管栽培灌溉。勿作枝想。勿作叶想。勿作花想。勿作实想。悬想何益?但不忘栽培之功,怕。没有枝叶花寅。
13、心即理也。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
14、译:人必须经历各种事情的考验、锻炼,才能够立足社会,才能够处变不惊,遇事泰然处理。
15、以为“心即理”是本体论,“知行合一”和“致良知”是方法论。而“致良知”又是“知行合一”的在晚年更圆融更切实更简易的说法。所以王阳明晚年只说“致良知”三个字就把所有说法都涵盖了。然而“致良知”也需要做“致”的工夫,阳明认为需要静和动两方面兼修。如果只做静的工夫,如静坐,那么就会流于枯槁,一旦遇事就会自乱分寸,所以最主要的是做动的工夫,即事上磨练。
16、阳明心学的精髓是“知行合一”,即良知与行为相统一。王阳明认为,人们内心本就具备良知,可以凭借良知判断是非善恶,但往往由于私心杂念而被蒙蔽,导致行为与良知不一致。因此,阳明心学强调要将良知与行为相统一,通过实践修习,使心灵得到净化,最终达到“此心不动,随机而动”的境界,观察世界的真实存在,明白万物的如实规律,从而行恰当事,不被人欲妄心所左右。
17、致良知,就是讲虽然人的本性是善良的,符合天道至理,但人受了欲望影响,迷糊了本性,使人的内心偏离了天道,人要记住自己给自己的内心纠偏,给自己的良心洗澡,向内求,问自己良心天性是否还在。
18、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
19、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20、“处朋友,务相下则得益,相上则损。”
21、静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动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不管宁静不宁静。
22、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
23、“致”本身即是兼知兼行的过程,因而也就是自觉之知与推致知行合一的过程,“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良知”是“知是知非”的“知”,“致”是在事上磨炼,见诸客观实际。“致良知”即是在实际行动中实现良知,知行合一。“致良知”是王守仁心学的本体论与修养论直接统一的表现。
24、知行合一,就如言行一致,言行一致是说要遵守承诺,不得说一套做一套,搞阳奉阴违。知行合一是说人的行为要符合天道至理,不得违背天意,个人利益必须自觉让位于国家、集体的整体利益。
25、五大心法如下:
26、“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27、“日间功夫觉纷扰,则静坐。觉懒看书,则且看书。是亦因病而药。”
28、知善知恶是良知关于宇宙天地人的正确认识。王阳明指的是一种天赋,分别是自己善的和恶的意向的道德意识。句意:知道善知道恶是一种正确的认识;
29、王阳明心学精髓: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30、译:凡是处理事情,总会有好的时候和不好的时候,同时还有困顿失序的一些弊端,这全都是因为被毁誉得失的内心牵累,不能实际地使他获得良知。
王阳明心学精髓60句讲解
31、无事时要修炼心胸气度,要有心底无私天地宽的坦然大气,要多学习培养自己的心智,这样才能提升自己对待事物稳重成熟的心境,静而不慌乱。
32、第一篇:王阳明心学经典语录
33、殃莫大于叨天之功,罪莫大于掩人之善,恶莫深于袭下之能,辱莫重于忘己之耻,四者备而祸全。
34、“凡处得有善有未善,及有困顿失次之患者,皆是牵于毁誉得丧,不能实致其良知耳。”
35、夫学贵得之于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
36、译:如果白天做事情时觉得焦躁不安,那么就静坐。就算懒得看书,也必须去看。这是对症下药,也是一种方法。
37、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儒、佛、老、庄皆我之用,是之谓大道。二氏自私其身,是之谓小道。
38、有善有恶意之动。句意:有善有恶是你的思想在活动了;
39、知行合一。
40、故立志者,为学之心也;为学者,立志之事也。
41、心即理,是说,每个人,不论是善人,还是恶人,本性其实是是善良的,内心只有天道至理。
42、译:朋友间的相处,互相谦让才能有进步,友谊增进,如果两人间一直作无谓谁好谁坏相比和互损对方对双方都没有好处,只有让你们两向容不下。
43、志不立,则如无舵之舟,无勒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
44、有事心静。遇到事情,问题,要冷静处理,一慌则乱,只有心平气和的去看待问题,分析问题,才能处理解决好问题。
45、他的“心”是动态的、发展的、多面的,不是常人理解的普通的肉体心。特别是“心即理”,“天理”与“天命”异曲同工,是最高规律,是大统一场。
46、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
47、五大心法分别是:心就是脑;心就是道;心就是场;心就是弦;心就是德。阳明所讲的心,是虚实结合、主客结合、内外结合、动静结合、形上与形下结合、精神与物质结合的产物,是功能复合体、时空统一体。
48、只有禁得住做事考验,才能真正做到“动亦定,静亦定”。也就是说要“致良知”需要做“事上磨练”的工夫,才能真正达到最终目的。所以我说阳明心学精髓所在就是“格物致知”四个字。对格物致知四字的不同解释,正是朱子理学和阳明心学的根本区别。
49、译:一个人在愤怒时,较容易感情用事,有时会怒得过分,就失去廓然大公的本体了。因此,有所愤怒,心就不能中正。
50、夫学贵得之于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
51、有志于圣人之学者,外孔、孟之训而他求,是舍日月之明,而希光于萤爝之微也,不亦谬乎?
52、阳明心学的精髓是指致良知,致良知是指中国明代王守仁的心学主旨。语出《孟子·尽心上》:“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53、为善去恶是格物。句意:多做善行并去掉恶行是按照对真理理解的行动。
- • 王阳明心学精髓60句讲解【好句摘抄53句】
- • 激励人生格言霸气图片 座右铭【优选102句】
- • 怀念曾经的说说-摘抄41句
- • 费尔巴哈的提纲原文【精选58句】
- • 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故事简短50【37句文案】
- • 教师节从一到十的祝福语-摘抄92句
- • 最感动女朋友的早安心语
- • 幼儿教师节祝福语【48句精选】
- • 如何学会谈恋爱【精选152句】
- • 优选柏拉图的经典语录【189句】
- • 祝福领导的虎年新年贺词-集锦122句
- • 十大著名长诗36句
- • 三毛经典句子千万富翁精选48句
- • 给老师的贺词简短【优选33句】
- • 古代七字对联经典大全
- • 新年祝福语英文【精选45句】
- • 咏死雪莱-集合23句
- • 优美句子赏析摘抄大全-摘抄47句
- • 精选三行情书格式要求【46句】
- • 精选唯恐造句大全【42句】